
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
2023-04-25
(1)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現狀
① 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我國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適宜光伏發電的國土面積和建筑物受光面積大,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光伏潛力分布圖顯示,我國總面積 2/3 以上地區擁有良好的太陽能資源,年日照時數大于 2,000 小時,年輻射量在 5,000MJ/m2 以上,可發展潛力巨大。根據國家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評估中心劃分標準,我國太陽能資源地區分為以下四類:
② 我國光伏裝機快速增長,棄光限電問題持續改善
2012 年以前,全球光伏裝機量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歐洲國家(如德國、意大利),我國光伏電站裝機規模增長較慢;2012 年之后,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逐漸成為全球光伏裝機規模增長的主要貢獻者。2013-2021 年,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61.08%。截至 2021 年末,國內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 306.56GW,中國光伏裝機規模及變化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
(2)光伏發電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① 光伏發展規劃
“十四五”期間,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多部門相繼發布了《“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和《“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 3.3 萬億千瓦時左右。“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過 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
② 平價上網時代到來,技術創新推動成本加速下降
為促進光伏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高發展質量,2018 年 5月 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關于 2018 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18]823 號)(即《5.31 政策》)。《5.31 政策》提出了加快光伏發電補貼的“退坡”,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標志著我國光伏行業去補貼化進程的加快,加速進入無補貼平價上網、有補貼項目競爭配置并存的新階段。
2019 年 5 月 28 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 2019 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9]49 號),對 2019 年度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提出進一步發展規劃,包括積極推進平價上網項目建設,優先建設補貼強度低、退坡力度大的項目等,保障平價上網政策得以順利實施。
2021 年 6 月 7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 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價格[2021]833 號)指出,自 2021 年起,對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2021年新建項目上網電價,按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執行。太陽能光伏進入平價上網時代。
雖然光伏補貼“退坡”明顯,但對于已取得相應補貼標準的光伏電站,其補貼標準 20 年不變;同時,對于新建光伏電站,在上游產能擴張和技術革新的推動下,近年來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呈現大幅下降趨勢,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投運的地面大型光伏發電項目的加權平
均 LCOE 同比下降 13%,降至 0.048 美元/千瓦時,總裝機成本不斷下降,有助于實現平價上網下的持續盈利。光伏發電將成為具有成本競爭力、可靠且可持續的電力來源,在市場因素的驅動下邁入新的發展階段,開啟更大的市場空間。
→ 相關新聞
2025-04-25
2025-04-15
2025-03-27
2025-03-17
2025-03-06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