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博∶撐起600W+組件,靠的是實力
發布時間:
2020-08-17
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規模持續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開發建設成本快速下降,為實現平價上網創造了條件。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我國地面光伏系統的初始全投資成本降至每瓦4.55元左右,較2018年下降7.5%。其中,組件約占投資成本的38.5%,占比較2018年下降1.5個百分點;非技術成本約占17.6%(不包含融資成本),較 2018年上升0.8個百分點。
作為光伏支架龍頭企業,中信博進入光伏行業以來,緊跟市場變化,調整自身戰略。隨著電價的逐步下降以及市場對跟蹤和固定產品的需求變化,中信博不斷對產品進行升級和迭代。

江蘇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王士濤介紹了中信博在推動行業降本增效所作出的努力。對于固定支架產品,中信博通過逐步優化自身的設計結構,合理采用新材料新工藝,優化工廠加工工藝,并通過全自動設備及智能機器人,降低支架部分單瓦造價;對于跟蹤系統產品,中信博通過與國內外專業機構對風工程進行深入的研究、測試,對結構的產品升級,控制A算法優化,多元化保障客戶使用跟蹤產品后帶來的發電量增益,為客戶提供最優性價比的產品。
從整體發電系統來看,組件成本的下降,對于平價上網更加具有推動力。從今年初開始,光伏行業飛躍式進入"500W+時代",僅僅時隔幾個月,天合光能正式推出600W+至尊組件,為光伏行業開啟了600W+的時代。天合光能產品戰略及價值管理負責人張映斌曾表示,通過產業鏈各核心環節的通力合作,基于全新技術平臺的600W+至尊組件產品將在應用端進一步降低新能源發電的度電成本,實現客戶價值的最大化。而受益于低電壓、大電流,今后,組件可以突破 700W+,甚至800W+。
然而,高功率組件對應著更大的尺寸,這對支架企業來說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據了解,對于跟蹤支架來說,絕大多數現有跟蹤系統的風洞測試數據無法100%適用大組件,產品設計和計算參數均需要重新認定,無法將高功率組件的功率增益在現有跟蹤產品上發揮到最大。

"對此,中信博已經提前布局,如對應性地推出適應性更強的天智2 系統。在完全適配高功率大尺寸組件同時,原有產品天際系統也針對大組件做了響應設計優化。"王士濤介紹道。據悉,中信博適用于大功率組件的解決方案將在 2020年四季度全面推向市場。
面對600W+時代帶來的挑戰,企業除了提升自身技術實力,整合全產業鏈力量共同前進尤為重要。為此,今年7月,600W+光伏開放創新生態聯盟正式宣告成立。聯盟由硅片、電池、組件、跟蹤支架、逆變器、材料及設備制造商等光伏產業鏈上、下游39家企業共同參與組建。聯盟成員將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發揮各自產業優勢,串聯產業鏈各環節,共同促進光伏產業邁入下一個具有突破意義的新時代,推動光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中信博也參與其中。
王士濤認為,600W+光伏開放創新生態聯盟針對高功率組件在光伏電站特別是大型電站的應用中,跟蹤系統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通過加入創新生態聯盟,企業可以和各組件、逆變器廠商進行無縫對接,在設計階段雙方能夠緊密聯系,設計出適配性最優的跟蹤器與組件產品,由此才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度電成本,合作共贏。
→ 相關新聞
2025-04-25
2025-04-15
2025-03-27
2025-03-17
2025-03-06
2025-02-24